在线观看亚洲中文字幕|91精品国产精品久久|毛茸茸无码一区二区日韩|国产精品色哟哟在线观看|亚洲欧美国产日产综合不卡|久久国产精品久久国产精品|亚洲AV永久无码天堂网一线|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ān首页

消失的長沙老街(二) | 織機街 、糧道街、石門坎……
專欄:長沙記憶
發(fā)布日期:2019-12-13
閱讀量:10762
作者:城市記憶
收藏:
長沙素有“湖湘首邑”之稱,因此長沙老街在全省老街中極具風華典型性和代表性。湯武 拍攝于2008年路邊井 位于長沙市天心區(qū)坡子街南側(cè),南北走向,北起坡子街,南止銅鋪街,與石門坎相接,全長約180米。

文/湯武


長沙素有“湖湘首邑”之稱,因此長沙老街在全省老街中極具風華典型性和代表性。

春秋時期長沙即納入楚國版圖,戰(zhàn)國時城邑已頗具規(guī)模,成為楚南重鎮(zhèn)。大量考古資料表明,戰(zhàn)國時長沙城范圍東西長700余米,南北寬約600米,東起黃興路和蔡鍔路之間,南到坡子街一帶,西臨下河街,北抵五一路與中山路之間。

西漢臨湘故城的具體位置,東起東牌樓、南陽街,西臨太平街、西長街,南達解放西路,北止中山西路、又一村,也就是今五一廣場及周圍地區(qū)。以后,長沙城不斷向四周擴展,城中心位置歷經(jīng)2000多年沒有改變。長沙城的中心位置是經(jīng)歷了2000多年都沒有改變,這在全世界的大城市當中也并不多見。

——摘自陳先樞《湖南老街》

隨著長沙市舊城改造的深入,高樓大廈如雨后春筍林立在人們眼前,那些狹窄的街道和古舊的民居悄悄地消失了。據(jù)知名長沙城市攝影師羅斯旦統(tǒng)計,1984年至1998年長沙消失老街巷僅數(shù)十條,而到2010年12月,原老城區(qū)共消失街巷484條。

讓我們回顧長沙永遠消失了的老街舊照,留一點對伴隨長沙人生活了千百年老城的戀眷。
織機街   湯武 拍攝于2002年

織機街  位于長沙市芙蓉區(qū),處于黃興南路東側(cè),東西走向,西起黃興南路(即現(xiàn)在的黃興南路商業(yè)步行街),東止都正街。明朝時期名為織機巷,那時東起古稻田,西至王府大街。清《善化縣志》省城圖內(nèi)標名亦為織機巷。20世紀50年代,織機巷改名織機街。

解放前巷內(nèi)曾有同善堂慈善分會、積善小普堂、唯善救濟院、湖南省慈善救火會、湖南商業(yè)聯(lián)合會、中華民國交通部長沙電報局、豫園戲班、黃金大戲院、萬國大劇院、湘鄂印刷公司、同益印刷鑄字公司、湘益印刷公司、湖南印務館、保和堂藥店、龍城商號、元記錢莊、悅來旅館、愛雅亭粉館、黃春和粉館、善正小學、積善小學。

解放后,巷內(nèi)駐有長沙商品檢驗局、長沙彩色印刷廠、大信織布廠、飴糖廠、財貿(mào)工人俱樂部、長沙商業(yè)職工學校、織機街小學和糧、煤、肉、菜等商店。1971年將桃花井、恒康里、保和堂巷并入,統(tǒng)稱織機街,全長544米。

2004年,人民西路建成,織機街基本成為其路基,僅剩東段北側(cè)40余米長的十多家小門面,至此織機街永遠從長沙版圖上消失。

小東茅巷   湯武 拍攝于1999年

小東茅巷 位于長沙市芙蓉區(qū),處于原解放路南側(cè),南北走向:北起解放路,南止東茅街,麻石路面,全長160米,是長沙城區(qū)內(nèi)為數(shù)不多的麻石街巷之一。
清嘉慶《善化縣城圖》中已有此地名。

清朝早期,毗鄰地段的現(xiàn)東茅街亦稱小東茅巷。清咸豐年間,湘軍因鎮(zhèn)壓太平天國,不少將士暴富。清同治年間,他們在此修建公館別墅,形成街巷,此地便稱小東茅巷,而原小東茅巷則改名東茅巷。

因有高大的封火墻阻擋,小東茅巷的建筑竟然逃過了“文夕大火”一劫,完整地保留下來。

解放后,小東茅巷的公館被政府接收,安置居民居住。因為建筑和街道有特別之處,這里曾成為外景拍攝之地。

2000年,修建蔡鍔南路,小東茅巷全部房屋被拆除,所在地段成為蔡鍔南路路基和綠化帶。

樊西巷   湯武 拍攝于2002年

樊西巷  位于天心區(qū)黃興南路西側(cè),系東西走向:東起黃興南路,西止下黎家坡,全長420米。

《湘城訪古錄》“街巷表”中作“藩西巷”。藩、樊同音,后訛化為樊西巷。清代巷內(nèi)曾建有彌羅閣。

清嘉慶二十三年(1819年)《善化縣城圖》就載有“樊西巷”。據(jù)《抱一遺著·湖南省城古跡今釋》載:“藩府坪一名王府坪,在南正街有唐氏聽桐書屋一帶,是藩府宮外的余坪。”此巷位于藩府坪之西,因“樊” 與“藩”同音,遂稱樊西巷。

民國時期樊西巷是公娼集中之地,旁邊小巷有稱“百花園”者,其名出于此。公娼,領(lǐng)牌照稅,名曰花捐。1923年元宵節(jié)前,長沙《大公報》上出現(xiàn)一首竹枝詞云:“坤士燈籠禁止玩,一般朽崽省得忙。記得去年樊西巷,王八婊子齊發(fā)狂。”可知舊時這里是軍閥官僚、公子哥兒花天酒地、尋歡作樂之地。

1971年,“藩”改為“凡”,1981年復稱樊西巷。

街內(nèi)曾駐有長沙光學儀器廠、長沙電控設備廠、西區(qū)少年之家、市工商聯(lián)(后相繼成為省財政廳、市公安局宿舍)、市百貨公司幼兒園、居委會等單位和糧店、菜店、理發(fā)店、臘味加工廠、自來水站。

上世紀90年代,這里曾一度自發(fā)形成“鞋子一條街”,集中了近百家鞋店。

2001年,黃興路商業(yè)步行街建設動工,樊西巷東頭被拆除。2003年,人民西路建設工程啟動,樊西巷全街被拆除,成為人民西路路基,僅剩西段北側(cè)不到十個小鋪面,這條存在了數(shù)百年的街道永久消失,如今只剩下了一個公交站名。

坡子巷   湯武 拍攝于2002年

坡子巷  位于長沙市天心區(qū)坡子街南側(cè),是條不足30米的半封閉小巷。巷內(nèi)居住著幾十家普通居民。

2003年,坡子街民俗名食文化商業(yè)街工程啟動后,坡子巷被拆。

路邊井   湯武 拍攝于2008年

路邊井  位于長沙市天心區(qū)坡子街南側(cè),南北走向,北起坡子街,南止銅鋪街,與石門坎相接,全長約180米。

清嘉慶二十三年(1819年)《善化縣城圖》就標有路邊井。街邊曾有一水質(zhì)清冽的水井,系城區(qū)九大名井之一,此街因井而得名。

此街在北宋時,有一露仙觀,后因祀楚國始祖熊繹而改名熊湘閣。南寧末年湖南安撫使李芾在長沙孤軍抗擊元兵,城危,除夕全家殉難,李自焚于熊湘閣。明成化時在此建李忠節(jié)公祠,以紀念這一民族英雄。為明清兩代有名的祠廟之一。祠早已不存,遺址在原洪家井小學內(nèi)。

街內(nèi)曾駐有長沙市港航管理處、洪家井小學、宏勝旅社、藥材公司倉庫及瀟湘齋裱畫店、肉店、菜店、南食店、鞭炮店、茶館、理發(fā)店、棋牌室。

1971年曾將路邊井并入福勝街,1981年恢復原名。本世紀初,此街自發(fā)形成街邊農(nóng)貿(mào)市場。2014年,為建設太平路,全街拆除無存。

樂心巷   湯武 拍攝于2002年

樂心巷  位于長沙市天心區(qū)坡子街南側(cè),東西走向,東起衣鋪街,西止路邊井,全長約90米。清同治十年(1872年)《長沙縣志省城圖》就標有“樂心巷”。由于地勢之差,巷中有13級石階。清代巷內(nèi)曾有孫祖廟,早已無存。

巷內(nèi)原有公館數(shù)處,其中著名的有唐生明(國民黨起義將領(lǐng),曾任國務院參事、第六屆政協(xié)常委等職)公館,2004年曾列入“長沙市重點保護歷史舊宅”候選名單,2005年拆除。還有謝高旭(原“余太華”銀號經(jīng)理)公館,于2004年拆除。

2013年,天心區(qū)啟動“南湖片區(qū)·北部棚改”項目建設,此巷全部拆除。

中和街   湯武 拍攝于2002年

中和街  位于長沙市天心區(qū)坡子街南側(cè),南北走向,北起坡子街,南接彌羅閣,與糧道街和洪家井相匯。清嘉慶二十三年(1819年)《善化縣城圖》就記載了中和街。

取儒家“中和”之義而為街名。《禮·中庸》云:“喜怒哀樂之未發(fā)謂之中,發(fā)而皆中節(jié)謂之和,……致中和,天地位焉,萬物育焉?!?/span>

1971年,彌羅閣并入中和街后,北起坡子街,南接樊西巷,統(tǒng)稱中和街,全長約180米。

中和街駐有坡子街派出所、市公安局宿舍、中和街煤店、市副食品公司糕點加工車間等單位。

2003年,坡子街民俗名食文化商業(yè)街工程啟動時,中和街北段被拆;2010年,修建“中青廣場”時,僅剩的南段也被拆除。從此,中和街在長沙版圖上永遠消失。

雙井巷   湯武 拍攝于2002年

雙井巷    位于長沙市天心區(qū)坡子街北側(cè),南北走向,南起坡子街,北接火后街與保安巷,全長約七十米。因巷中原有一口四眼井而得巷名。清嘉慶二十三年(1819年)《善化縣城圖》就載有雙井巷。

該巷西側(cè)系“中央銀行”舊址,通往地下金庫的門就開在雙井巷。該金庫一直使用到1999年,省人民銀行修建的新金庫啟用后才關(guān)閉。巷內(nèi)四眼井于上世紀六十年代末被廢。

2003年,坡子街民俗名食文化商業(yè)街工程啟動時,雙井巷被拆,這條有200多年歷史的小巷從此消失了。

新坡子街橫街   湯武 拍攝于2005年

新坡子街橫街  位于長沙市天心區(qū)坡子街南側(cè),東西走向,東起新坡子街,西止中和街,全長約70米。

1938年,由“中國”、“太平洋”、“寶豐”等28家保險公司發(fā)起成立的長沙市保險公司同業(yè)公會,會員達47家,會址就設在新坡子橫街??谷諔?zhàn)爭時期,大多保險公司歇業(yè),“太平”、“平安”、“豐盛”、“天一”等幾家公司則遷往沅陵。抗戰(zhàn)勝利后,有9家保險公司在長沙復業(yè)。1947年4月,長沙29家保險公司決議,在新坡子橫街恢復保險業(yè)同業(yè)公會。

1949年,國民政府貨幣制度崩潰,長沙保險業(yè)陷入困境,大多自行解散,只剩下“中國”和“太平洋”勉強支撐下來。長沙和平解放后,這兩家公司由人民政府接管,并入中國人民保險公司湖南省分公司。新坡子街的保險業(yè)同業(yè)公會因此自行解散。

街北側(cè)東頭系湖南經(jīng)編廠廠房,南側(cè)有長沙標準件廠車間。

2003年,坡子街民俗名食文化商業(yè)街工程啟動,新坡子橫街全部被拆。

糧道街    湯武 拍攝于2005年

糧道街  位于長沙市天心區(qū)黃興南路西側(cè),東西走向,東起黃興南路,西止中和街,全長約110米。糧道街因明朝曾設糧道衙門而得名。清嘉慶《善化縣志》縣城圖有記載。道門口即糧道街與黃興南路交匯處,是糧道衙門的進出口處。

據(jù)《湘城訪古錄》載,糧道署為清康熙二十二年(1683年)驛鹽糧儲道趙廷標捐建。民國時期這里曾是著名的貿(mào)易市場,以經(jīng)營、魚肉、家禽、水產(chǎn)著稱。

解放后,糧道街仍集中了多家肉食、家禽、水產(chǎn)、蔬菜商店,成為長沙市區(qū)最繁忙的農(nóng)產(chǎn)品市場。改革開放后,這里一度自發(fā)形成街邊農(nóng)貿(mào)市場,一直延伸到洪家井。

2001年,黃興路商業(yè)步行街建設動工,黃興南路至新坡子街一段被拆除。2003年,坡子街民俗名食文化商業(yè)街工程啟動時,糧道街剩下的北側(cè)被拆。2010年,修建“中青廣場”時,僅剩的南側(cè)也被拆除。從此,糧道街徹底從長沙市版圖上消失。

銅鋪街    湯武 拍攝于2012年

銅鋪街  位于長沙市天心區(qū)人民西路北側(cè),東起樊西巷,西止路邊井,全長約60米。解放前,此街因開有多家銅匠店而得名。

此街舊時有江西會館萬壽宮,后改成小學堂,即現(xiàn)在的銅鋪街小學。本世紀初,此街開有包點店和多家茶館,自發(fā)形成“茶館一條街”。

2003年,因建設人民西路,銅鋪街東段南側(cè)部分被拆除。2014年,建設太平路時,銅鋪街全部被拆除。

石門坎   湯武  拍攝于2012年

石門坎  位于長沙市天心區(qū)坡子街南側(cè),呈L字形,北起路邊井,西接半湘街,全長約190米。石門坎原名石門扆(yi),扆為設置在窗戶和門戶之間的屏墻,舊指帝王宮殿上戶、窗之間的屏風。

清同治《長沙縣志》省城圖上即有此名,后更名為石門坎,并成為此處一小巷名。巷內(nèi)有四眼古井一口,井臺麻石上刻有“阿彌陀佛”四字。石門坎南側(cè)有名為左石門和右石門的麻石小巷(目前尚存),疑即古碧湘門舊址。

2003年,人民西路建設工程啟動,石門坎大部分被拆除。2014年,建設太平路時,剩余的30米也被拆除,全街無存。

永遠街   湯武 拍攝于2009年

永遠街   位于長沙市天心區(qū)坡子街南側(cè),呈L型,是條從北往東南傾斜的小街:北起坡子街,東止路邊井,全長約240米。永遠的古意為“長生”。

該巷因被列入“南湖路棚戶區(qū)北片”范圍, 2009年被拆除。

松柏里   湯武 拍攝于2009年

松柏里  位于長沙市天心區(qū)坡子街南側(cè),呈L形,東起路邊井,北止永遠街,全長約170米。舊時以此處多有松柏,故名,寓長生之意。

小巷內(nèi)有多處公館,其中以2號向多鑄公館造型最有特色:兩層陽臺小院,紅磚清水墻,西面呈半圓形突出,頗有西洋遺風,在長沙僅此一棟。

該巷因被列入“南湖路棚戶區(qū)北片”范圍, 2009年被拆除。

玉和園    湯武 拍攝于2009年

玉和園  位于長沙市天心區(qū)坡子街南側(cè),東西走向,西起永湘新街,東止松柏里,屬坡子街和半湘街兩個社區(qū)管理。此巷原系長沙著名老字號玉和醬園作坊所在地,因此而得名。

該巷因被列入“南湖路棚戶區(qū)北片”范圍, 2011年被拆除。

扇子巷   湯武  拍攝于2009年

扇子巷   位于長沙市天心區(qū)路邊井西側(cè),系一條半封閉小巷,長約30米。因舊時該巷所住人家多為手工扇子作坊,故名扇子巷。

該巷因被列入“南湖路棚戶區(qū)北片”范圍, 2011年被拆除。

木牌樓   湯武  拍攝于2010年

木牌樓  位于長沙市坡子街北側(cè),東西走向,東起福勝街,西止福臨街,全長約160米。因舊時明吉王府木牌樓在此而得名。

木牌樓為舊時老公館集中地之一,其中3號房主徐摯中,為解放前正興長顏料店老板。該房石庫門高大氣派,堪稱長沙石庫門之最。

該巷因被列入“南湖路棚戶區(qū)北片”范圍, 2010年被拆除。

下河街小巷子  湯武  拍攝于2009年

下河街小巷子  位于長沙市天心區(qū)湘江中路東側(cè),東西走向,西起畔江里,東止小西門下河街,全長約50米。因巷子狹窄,不能兩人并行,故名。

該巷因被列入“南湖路棚戶區(qū)北片”范圍, 2009年被拆除。

下河街   湯武  拍攝于2009年

下河街  位于長沙市坡子街北側(cè),緊靠湘江中路,南北走向,南起坡子街,北止五一大道,以回龍巷為界,北段稱上河街,南段稱下河街,今習慣通稱下河街。河街原為西城城墻外靠湘江的一條街,明崇禎《長沙府志》就有記載。

下河街清時就是牙行(經(jīng)紀人)云集之地。牙行是我國舊時從事貿(mào)易中介,為買賣雙方說合交易、并收取傭金的商行。具體說來,長沙牙行以說合買賣為主,兼營代儲代購代銷業(yè)務。因湘江水運之便,長沙牙行多分布在沿河一帶,尤以下河街最為集中。

上世紀80年代后期,下河街自發(fā)形成長沙著名的小商品集散市場。

2002年,因拓寬沿江大道(現(xiàn)湘江中路),下河街大部分被拆除。此街因被列入“南湖路棚戶區(qū)北片”范圍,下河街剩余部分也于2009年拆除。

姚家巷   湯武  拍攝于2009年

姚家巷  位于長沙市天心區(qū)西湖路南側(cè),呈L型,北起西湖路,西止楚湘街,全長約300米。1916年以前,因該巷曾有窯爐,故名“窯家巷”,后取其諧音為“姚家巷”。

巷內(nèi)以城市居民為主,房屋低矮破舊,參差不齊,質(zhì)量較好的幾棟是市工商銀行宿舍。

2010年,天心區(qū)南湖片區(qū)棚改工程中全巷被拆除。

(本文為系列文章,后續(xù)篇章將陸續(xù)推出,敬請期待)

本系列文章:
消失的長沙老街| 東牌樓兩廂舊影

相關(guān)閱讀:
長沙老公館尋蹤,看一眼少一眼!
長沙老公館尋蹤,看一眼少一眼(續(xù)篇)
謹以此文,紀念消失的800多條長沙老街

END 

*本文由城市記憶CityMemory獨家發(fā)布,作者 | 湯武,編輯 | 明明,圖片均為作者拍攝。


添加城小憶微信,邀您入群,
與我們一起,找尋丟失的城市記憶

往期精選


記憶中的水塘  |  鄉(xiāng)愁:那些街巷,那些光陰

我與倒脫靴巷的情緣  |  湖南烈士公園66年了

記憶中的溁灣鎮(zhèn) | 長沙老公館,看一眼少一眼

風云際會袁家?guī)X | 昔日長沙重要工業(yè)區(qū)雨花亭

長沙北郊和北郊名人故事 赤崗沖的七十余年

七十年代前長沙五一廣場 | 長沙街頭藝人圖鑒

蔡鍔中路風情錄 | 韻味馬王街 | 長沙人吃得刁

長沙70年擴城記  |  南大十字路上的年少時光

紅墻巷內(nèi)老城舊貌 | 北大馬路到湘雅路的記憶

百年倉后街的非凡 | 長沙九龍倉下的老街記憶

長期征稿
如果您對家鄉(xiāng)有著特別的情感
并愿意分享您精彩生動的故事
文字或新老照片)敬請發(fā)送到
citymemory@csjyds.com
我們會尊重和保證您的權(quán)益

上一頁:昔日潮宗街
下一頁:長沙老球迷,飽償酸甜苦辣的數(shù)十年